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拓印由来(拓印的历史资料)

拓印由来(拓印的历史资料)

更新时间:2025-07-01 03:34:19

拓印由来

大多数人认为,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拓印术的出现肯定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并且拓印方法起源甚古,且比雕版印刷早出现。

到了唐代,拓印术就与更发达了,不仅有民间进行拓印的作坊,而且政府的也专门成立了拓印的机构。

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两千年重要 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或青铜亦有刻于砖瓦陶瓷木料玉石以保存文字及图像者,唯用于长篇碑文最多之质材当推石料。在若干为保存权威性著述而实行之大型计划中,以自公元605年起至1096年完成,将400余万言佛经镌刻于7137件石牌或石碑一事最具规模。在此之前,自公元175年至183年,儒家七经二十余万言已被刻于46面石碑之正反两面,以此为东汉学子学人和学官建立并保存了斯等著述之标准模板。嗣后六朝亦各有镌刻儒家经典之举,而以18世纪末之清朝总其大成。

1. 用铅笔勾勒画稿并区分色调。

2. 根据画稿的图形以及色调关系制作模板,用模板遮挡画面的亮色区域。

3. 将拓包蘸少许颜色先在废纸上按压数次,待纱布上的颜色均匀时再沿着模板遮挡的边缘拓印,由浅到深、层层重叠。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