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阱下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释】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2、动辄得咎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
1、落阱下石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释】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2、动辄得咎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解释】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责或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