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是一个中国的成语故事,源自西汉杂家著作《淮南子·说山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观察个别的细微迹象,就能预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故事中,有一个人通过品尝一小片肉,就能知道整锅肉的味道;通过观察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即将来临;通过观察一壶水的结冰情况,就可以预测天气的寒冷程度。这些观察都是局部的,但它们却能反映出整体的情况。
明朝末年,后金政权大肆向关内进攻,明崇祯皇帝听信谗言,错杀了两位大将,导致边关告急,明朝生死存亡危在旦夕。在这个关键时刻,崇祯皇帝决定让一位在围剿李自成和农民起义军时屡立战功的封疆大吏去担任边关统帅。这个决定就是“一叶知秋”的体现,崇祯皇帝通过观察到边关告急这一细微迹象,预测到整个明朝的形势正在向危机发展,因此及时调整策略,挽救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