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较好。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为了减缓消毒所致舍温下降对猪只的冷应激,要选择在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
夏秋季节,中午气温较高,舍内带猪消毒在防疫疾病的同时兼有降温和除尘的作用,选择中午或中午前后进行消毒也是科学的。
况且,温度与消毒的效果呈正相关,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间段进行消毒工作。
消毒的频率:一般情况下,舍内带猪消毒以一周一次为宜。在疾病流行期间或养猪场存在疾病流行的威胁时,应增加消毒次数,达到每周2-3次。
在猪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圈舍、场地等环境进行消毒,否则易发生传染病。在消毒时,多数养殖户选用火碱,这样做是可以的,因为火碱是一种消毒作用极好的药物,其2%至4%的溶液,可杀死繁殖型细菌和病毒;10%的溶液,24小时可杀死结核杆菌;30%的溶液,10分钟可杀死炭疽芽胞。因此,火碱常用于猪丹毒、猪瘟、流感、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等传染病的消毒。一般用2%至4%的溶液消毒猪场、肉联厂等地面、畜舍、木制用具、运畜车辆等。火碱消毒效果虽好,如果使用不科学,也会出问题。为此,现将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1、加热后应用,可提高消毒效果。 2、加入10%的食盐,可增强杀灭芽胞的效力。 3、火碱对皮肤和器官有灼伤作用,不可用作畜体消毒。消毒时,应将猪赶出舍外。进行消毒的操作人员,也要注意防护,以免受灼伤。 4、火碱对纺织品、铝制品有腐蚀作用,此类用品不可用本药消毒。 5、运输猪的汽车、船只用火碱溶液消毒时,消毒后6至12小时,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冲洗掉,以免受到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