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 刘备为何会失败(正史中夷陵之战刘备落败的原因)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 刘备为何会失败(正史中夷陵之战刘备落败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5-07-03 00:18:51

三国时期三大著名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 刘备为何会失败

我是人者仁义也,用正史说三国。

第一,大量的重臣反对刘备征讨孙权的行为。而孙权方面上下一心,积极准备。

刘备所部的宿将赵云十分反对刘备征讨吴国的方案,他对刘备说: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赵云强烈反对刘备的一意孤行,他认为蜀汉目前最大的敌人是曹操,只要灭掉了曹魏,东吴就会自动投降,应该此时进攻曹操的关中地区,占据陇西,凉州,不应该攻打孙权,蜀汉和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那么战争就不会立刻结束。但是刘备不听,赵云如此态度,也只能够让赵云留守江州。

此外秦宓也是十分反对刘备的行为,于是试图用天时不利来说服刘备,结果被刘备抓进监狱。

诸葛亮虽然此时没有表现出态度,但是刘备征讨孙权时,让诸葛亮辅佐太子留守成都,以及事后诸葛亮感慨若是法正还在,绝不会让刘备到了今天的地步,也说明诸葛亮对于刘备征讨东吴的前景并不乐观。

这些人的反对并没有阻止刘备的态度,他反而更加想要征讨东吴。刘备一心想要雪洗关羽被杀,荆州被夺的仇恨,导致当时左右臣子的劝谏,他都听不下去。

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

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应该能够让刘备意识到战争的不易,而且反对的人也使得战争的开始刘备集团的人心很不齐,这样如何能够打赢这场战争。

而孙权方面早就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准备,首先孙权向曹魏称臣,并且接受曹魏的吴王称号,同时这使得曹魏对于孙权没有大规模加兵的想法。

在曹魏稳住的基础上,孙权把都城迁徙到武昌,给予东吴抗击蜀军极大的鼓舞,而且有利于战事的指挥和战事的决议,同时在蜀汉进攻之前,东吴孙权命令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迎战,大都督陆逊镇守夷陵,以为大本营。首先是潘璋守秭归,李异,刘阿守巫山,巴山,兴山;然后是孙桓守夷道,宋谦守枝江,徐盛守当阳;最后是朱然和韩当守江陵,诸葛瑾守公安等等。其他人都是在武昌,准备待命。

第二,蜀汉面临威眼中的曹魏和孙权的军事威胁,导致征讨吴国时的人才缺失。

由于蜀汉的立国的政治态势,就注定蜀汉和曹魏势不两立,所以在夷陵之战之中刘备必须留下大量的兵力前去防御曹魏可能的突然袭击。所以大量的名将只能够在各地防守。这导致刘备出征东吴时基本上都有没有成名人物。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关羽败亡,张飞被暗杀,黄忠已经病逝。马超镇守西羌,魏延在汉中守卫,赵云苦劝被迫留守江州。追随刘备东征孙权是吴班,冯习,张南等人,这些人在《三国志》里面连传记都没有,唯一以智谋只有黄权,黄权在夷陵之战前就劝刘备,他说吴人擅长水战,而且蜀汉进兵,沿着水路进兵容易但是退兵很难,黄权表示愿意先去和吴军尝试战斗,刘备在后方镇守就行,但是刘备不听。他下令让黄权在江北驻军防御曹魏进攻,而自己在江南进攻。黄权本人是一个文士,并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后来孙权的水军截断大江南北之后,黄权被迫投降曹魏。

而孙权方面的朱然韩当都是当时闻名的战将。连刘备瞧不上的陆逊在关羽的击败中有大作用。

第三,刘备水军战斗力不强,被迫使用步军战斗,战术失策,但是随后的战争旷日持久,师老兵疲。

三国之中东吴地处东南,是水网最为密集的地方,江南,淮河,长江等等,东吴的水军实力强大,早就在赤壁之战中就有体现。孙权曾经派卫温等人率领水军万人渡海来到台湾,可想而知东吴的水军的战斗力,蜀汉唯一一只战斗力比较强的水师是荆州的水师,但是在关羽败亡后,已经被消灭,刘备征讨吴国时的水师是临时组建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

东吴水师的强悍迫使刘备不得不选择从长江南面率领主力和东吴进行陆地战争,但是长江南岸的江南夷道又是一处河流纵横的地方,这使得刘备不得不应付东吴的水军。第二长江南岸地区多山岭,而且道路狭窄,使得刘备的大军团无法发挥作用,蜀军的力量就在这群山之间变得逐渐薄弱。这也是陆逊开战的时候所说的话:

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於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

如果刘备进攻的区域是平原旷野地区,估计蜀汉军队很快就会打败吴军,但是现在刘备的军队沿着群山行军,军队的力量不能够得到伸展,就会在群山之间逐渐变成小部队,到时候就可以攻打刘备。

刘备为什么没有选择江北作为进攻点呢?主要在于刘备江北的襄阳等地区有曹魏的重兵镇守,一旦刘备将主力置于江北,很有可能受到曹魏和东吴的夹攻,这也是刘备十分担心的。于是刘备就选择江南作为主攻点。

蜀汉军队东出,利在速战速决,一旦拖延日久,蜀汉的军队就会变成疲军,陆逊正是利用这个特点,任凭刘备的军队长驱直入,而且在刘备包围孙桓时,陆逊也不解救,任凭蜀军攻打孙桓,结果从正月开战一直到七月份,刘备寻求和陆逊率领的东吴主力作战而不得,最后双方对峙,刘备进不得,退不得,于是蜀汉军队就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失去了斗志。败亡已经注定了。

我有点自己的看法,首先这位刘皇叔犯了战略性的错误。应该联吴抗曹。

还有就是实力的问题,列位大神你想人家东吴经营多少年了。刘备入川才几年综合实力我看是比不了江东的。

再着那刘玄德属劳师逸远,陆逊是以逸待劳。且蜀军不熟悉地形,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以上是我一点看法,欢迎大家点评。

谢谢!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