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是建房地基中最常见也是最适合自建房的。它的长度会比宽度大很多,通常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宽度的十倍。条形基础一般是用于单层或者是多层的砌体结构。
2、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是众多地基基础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的整体性能好,且施工费用比较低,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也是自建房中比较常用的地基基础形式。独立基础用到的材料是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性价比很高,只要地质允许的话,自建房用独立基础是比较合适的。
3、 桩基础
桩基础是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组成的,具体是把基桩深深的埋在比较硬的持力层或者嵌固在岩层,深度一般是在五米到十米之间。桩基础的承载力非常好,具有抗震的作用,其操作也比较麻烦,一般用于高层建筑中。
4、井格基础
井格基础是条形基础的升级版,由横纵两个方向十字交叉组成的基础形式,它的承载力非常强。很多自建房都是采用条形基础的地基形式,如果该三层或是楼层比较高的话,可以采用井格基础的地基形式。
5、 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是天然石材粗略加工后砌筑成的基础,适用于砖混结构,是山区建造房屋的常用地基形式。
文章总结: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建房地基基础的做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一些有需要的朋友们。
土方工程:首先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好建筑物的位置和标高,然后依照土质情况采取挖土、填土或夯实等处理方式,使基底达到设计要求。
2
/8
2. 打桩或埋板:如果地基土层较软或稳定性不高,需要进行打桩或埋板加固。其中打桩是指在土层深处钻孔并注入混凝土,形成承台,而埋板则是在较浅地下将混凝土板埋入土中,形成承台。
3
/8
3. 浇筑基础梁:采用混凝土在地面上铺设基础模板,按照混凝土强度等要求浇筑基础梁,使其与打桩或埋板相连,形成整体结构。
4
/8
4. 立柱基础:对于多层建筑或大跨度的工程,会增加立柱基础以支撑建筑物。通常采用混凝土预制圆柱或方柱等形式,根据方案需求进行设置。
5
/8
5. 安装砼模板:在浇筑基础梁或立柱基础之前,需要先在基础梁或立柱基础表面安装隔离模板,以便将混凝土浇筑到模板的上部。
6
/8
6. 浇筑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将混凝土运输到工地现场,然后将其倒入隔离模板内,经过振动和压实后形成基础结构。
7
/8
7. 地下排水系统:对于建筑物周边存在地下水源的区域,需要建立排水系统,以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
8
/8
总之,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认真遵照设计要求操作,尤其对于土层情况需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并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