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管理人员需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经过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压力容器管理人员合格证”后,方准独立进行管理。
(2)管理人员应熟悉生产工艺流程,了解本岗位压力容器的结构、技术特性和主要技术参数,掌握容器的正常操作方法,在容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准确判断,及时、正确地采取紧急措施。
(3)掌握各种安全装置的型号、规格、性能及用途,保持安全装置齐全、灵活、准确可靠。
(4)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坚守岗位,精心操作,认真记录,加强对容器的巡回检查和维护保养管理。
(5)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域育,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AR1级制造单位的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一般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其他级别的制造单位的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
2、具有机械专业或其他理工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
3、从事压力容器质量管理工作5年以上。质量保证工程师(总质量师)还应经考核,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质量保证工程师资格证书。制造单位应确定质保体系的组织结构,应明确质保体系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规定他们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注意确定职责交叉的协调关系。具有AR1-4级、CR级或DR1-4级中任一级别的制造单位,一般应设置设计、材料、工艺、焊接、热处理、检验、理化的责任人员,他们应由本单位从事该项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且有该专业的大专或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这些单位还应设置无损检测的责任人员,由本单位取得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无损检测人员证书的人员担任,其合格项目和级别要求如下:1、对于具有AR1-3级、CR级、DR2-3级中任一级别的单位,应具有射线探伤(RT)III级;2、对于 AR4级制造单位,应具有超声波探伤(UT)III级;3、对于DR1级制造单位,应具有超声波探伤(UT)II级或以上;4、对于DR4级制造单位,应具有射线探伤(RT)II级或以上。AR5级制造单位一般应设置设计、材料、工艺、焊接、电气、检验、无损检测的责任人员。设计、工艺、焊接、电气、检验的责任人中应由本单位从事该项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该专业的大专或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材料责任人员应由本单位从事该工项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助工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由本单位具有射线探伤(RT)II级或以上资格的人员担任。BR1级、BR2级或DR5级的制造单位一般应设置材料、工艺、焊接、检验、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工艺、焊接责任人员应由本单位从事该项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该专业大专或以上学历或者具有工程师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材料、检验以及增设的其他专业责任人员应由本单位从事该项专业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助工或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由本单位具有射线探伤(RT)II级或以上资格的人员担任。质量保证工程师不得兼任专业责任人员,主要的和有相互制约作用的专业责任人员不应相互兼任。质保体系的责任人员应与所在部门的行政职务尽量结合,以利于行使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