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ēng hóu yǐ
曾,普通话读音为zēng,céng,最开始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曾”的基本含义为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父;引申含义为谦词,如曾臣。
在日常使用中,“曾”字多用作增加,如曾思。
曾字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简化版的“曾”。
读作曾(Zeng)侯(hou)乙(yi)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无墓道,南北向,墓坑南北长16.5米,东西宽21米,深13米,面积为220平方米。
此曾国与史书中的姬姓随国一国两名,始祖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