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的内容概括:全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角度说明责任对于人生的意义;先写负责人是人生最苦的事,如果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就要带着这种痛苦死去;再写尽责任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人若尽了责任就有一种不能用言语形容轻松愉快。最后点明躲避责任是自投苦海,呼吁年轻人主动承担起人生的责任。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们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感悟和思考。梁启超的这篇《最苦与最乐》思想深刻,格调高雅,既有儒家的进取精神,又有佛家的超凡智慧,读来脍炙人口,掩卷沁人心脾。它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最苦与最乐》表现出了深远的价值取向。作者提出的快乐和幸福是“尽责任”,这一立意不同凡响。把“升官发财”看成幸福和快乐,未免低俗;说“别人的幸福才是自己的幸福”,看似高尚,却将陷入循环论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面对死亡这一特殊境界的高尚和豪壮,却没有时间和情境的普适性。而“尽责任”这一立意,高尚、深刻、朴实、永恒,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每个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尽自己的责任———对亲人、对朋友、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
文章的论点是一对姊妹命题: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作者将论证的重点放在“快乐”的反面“痛苦”上面,先论证“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再来论证“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