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称号有:三闾大夫 、江上流人、左徒、屈子、醒魂、骚人、放臣、忠魂、汨罗魂、清烈公。除此以外还有“湘累”、“楚累”、“累臣”、“屈公”、“楚子”、“楚魂”等称呼。
1.因《楚辞》中记有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语言,屈原被后人称为独醒人,独醒士,醒魂。
2.古人用“子”尊称圣贤,因此屈原也被称为“屈子”。
3.屈原投于汨罗江而死,后人遂称之为“沉湘人”“汨罗人”“湘累”。
4.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以身殉国,被称为“楚累”“累臣”。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1]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2]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