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划算是相对的,什么事情都要绝对划算并不现实。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眼界和心胸不同,结论不同。
从成本上讲,自己全额买养老保险,意味着自己承担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全部费用,当然没有有单位的人划算,人家是单位和个人各承担一部分缴费义务,并且是单位出大头,个人出小头。
有用人单位的,大多数地区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合计24%。没有用人单位的,大多数地区个人承担的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
也就是说,有用人单位的,个人缴费为8%左右。没有用人单位,个人缴费为20%左右,成本为缴费基数的8%:缴费基数的20%。投入差别很大。这是投入。
而产出呢?如果是按同样的缴费指数缴纳养老保险,将来领取的养老金却没有什么差别,投入和产出比不同,说实话,的确不划算。但如果纠结于此,不缴纳养老保险,将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将无养老金可领,因小失大,甚至可能老无所养,老无所依。
养老金如同可以依靠终身的半个儿女,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有人养老金,最起码有了吃饭钱,活命钱,有最基本的安全感和生活尊严。
为了将来有养老金可领,必须缴纳养老保险。没有单位的前提下,自己全额缴费也得交,和有单位的人比,即使不划算也得交。否则将来无养老金可领,更不划算。这就是划不划算的相对性。
人这一辈子,要想开些,做人做事都要从大处着眼,不斤斤计较,也不和他人攀比,不然可能会因小失大,或顾此失彼。谁让自己没有单位呢,那就面对现实,从养老保障的大目标出发,咬牙自己交,成本高些也要想得开,不和有单位的人比,否则将来老了,没有养老金就更亏。不是吗?关于自己缴纳养老保险全部费用的事情,换个角度想,不和别人比,就想着自己缴养老保险和不缴纳养老保险,结果很不同。老了每月都有养老金可领,睁开眼睛就可以数钱。并且每年养老金还会上涨,越领越多,就安慰多了。
另外,要多了解当地政策,如果当地有4050政府社保补贴政策,自己又符合相关规定,那就赶快申请。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缴费成本,比有用人单位还划算。比如北京地区,享受4050政府补贴的参保人,个人每月缴纳职工养老保险的费用仅有300元左右即可。
没有单位交划算,虽然个人自费交职工医保比城镇居民医保贵,但医疗保险主要是保大病,一般的小病自己都可以负担的起,一旦生大病报销的比例还是挺大的,很多人都是生大病都由于没有保险搞得倾家荡产,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再买个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也要高许多,每年最高报销金额也要高许多,而且有个人账户金额返还。建议继续缴纳职工医疗保险
个人交操作如下:
1,可以在存档案的人才中心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或者在户籍地办理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但这两种社保都不缴纳生育保险,生小孩的费用只能用医保报销
2,如果挂靠在公司是能缴纳五险,最好就由单位缴纳,在生小孩的时候如果生育保险缴纳满1年,可以用生育险报销相关的费用
3,相对如果挂靠公司,费用都由自己支付肯定会比前两种要高,生育保险如果男方有,也可以用男方的报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