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古代孩子怎么称呼母亲(母亲在古代怎么称呼自己儿子)

古代孩子怎么称呼母亲(母亲在古代怎么称呼自己儿子)

更新时间:2025-07-03 20:40:39

古代孩子怎么称呼母亲

在汉朝,将母亲称为“姐”和“社”,元朝时期,称为“母亲”,明朝时期,一般称呼“妈妈”、“娘”或者“母亲”,清朝时期,一般为“额娘”。“妈妈”是母亲的口语。“妈”从造字上看,妈是形声字,从女,马声。本义是称呼母亲,重读仍为原义。母亲,简称母,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

在中国各地的口语中,母亲有很多不同的称呼,包括妈、妈妈、妈咪(来自英语“Mummy”的粤语发音)或阿妈、阿家妈。有些地区子女(特别是古代)对母亲的称呼是娘、阿娘或娘亲。还有阿母、老妈子(粤语,北方话“老妈子”是指中年或老年女仆)、老母等称呼,满语称额娘。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有家母、家慈,称已去世的母亲为先妣,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是令堂或令寿堂。

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时候父亲或母亲的丈夫(继父)也会用儿女对母亲的称呼(妈妈或孩子他妈)代表他的妻子。子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其母亲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幼儿及少儿时期,子女通常用一些较亲切的称呼,如妈妈等。青年之后,称呼通常为妈等。而另一些称呼,如妈咪、娘等,可见于大多年龄阶段。

在古代中国的汉族皇族中,皇后所出的皇子和公主称母亲为母后,嫔御所生的子女需认皇后为嫡母,称皇后为母后,称生母为母妃,皇子、亲王的子女亦称母亲为母妃。清代的皇子和公主则称母后为皇额娘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