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古诗词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古诗词鉴赏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2. 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优雅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意境以及丰富的情感内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其文学修养和艺术欣赏水平。
3.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的鉴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诗歌语言特点,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能力:古诗词融合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真谛,理解情感的表达方式,培养情感体验和情绪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情商。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化自信:通过深入研究古诗词,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思维意识,提高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学生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因此,强化古诗词鉴赏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中国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学习古诗文不只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增加学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为了汲取五千多年民族文化的精髓。
有些古今字的发音不同,我们平时要注意区别、积累。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和韵律。古诗词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许多词的古今义大不相同。例如“走”的古义是逃跑,现在指行走或步行。“妻子”的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布衣”的古义指平民百姓,今义指用布做的衣服。我们只有弄清古今义的区别,才能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此外,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文写作的背景。在教学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思想、爱好及写作风格。例如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语言平易,多针砭时弊,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白居易是一位现实主义的诗人,他在写《观刈麦》时,任周至县县尉,当时租税繁重,农民生活艰辛。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形象地描绘了劳动人民在烈日下辛勤劳作的景象。这首诗是他有感于当地劳动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而写的。我们只有了解写作背景,才能准确地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