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中,可溶性磷易与铁、铝化合,形成磷酸铁、铝而降低有效性。
土壤中的交换性钾、钙、镁等易被氢离子置换出来,一旦遇到雨水,就会流失掉。
酸性土壤也往往缺硫和钼。因此,在酸性土壤上必须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钙、氨水、碳铵、钙镁磷肥等。
这样,就不会导致土壤酸化,降低磷肥有效性,造成钾、钙、镁等养分的淋失,还可以改善硫、钼等养分的活性。
而在碱性土壤中,尤其是石灰性土壤,可溶性磷易与钙结合,生成难溶性磷酸钙盐类,会降低磷的有效性,许多微量元素如硼、锰、钼、锌、铁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导致作物因营养不足而易发生生理性病害。
1、增施有机肥。大量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掺拌绿肥或松针土。有机肥能有效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而拌绿肥和松针土,是改良碱性土壤的快捷有效方法。绿肥和松针叶土是由杂草、腐烂的松柏针叶、残枝等枯落物堆沤而成,呈较强酸性。一般在碱性土中掺入1/5-1/6的绿肥或松针土,即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2、注意配施的磷肥改用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碱性土壤施用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使用效果很好。而在追施肥料过程中,尽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等,这些肥料可中和土壤。
3、适当应用碱性土壤改良剂。研究表明,石膏或磷石膏为主的土壤改良剂应用到碱性土壤效果明显。
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表现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土壤之所以有酸碱性,是因为在土壤中存在少量的氢离子和氢氧离子。当氢离子的浓度大于氢氧离子的浓度时,土壤呈酸性;反之呈碱性;两者相等时则为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