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郑庄公养虎为患成语故事(中国成语故事与虎有关的成语故事)

郑庄公养虎为患成语故事(中国成语故事与虎有关的成语故事)

更新时间:2025-07-04 05:12:26

郑庄公养虎为患成语故事

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一直想谋反,大夫祭仲就劝郑庄公不要养虎为患,郑庄公没听,后来果真出事儿了。

                   郑庄公

        郑庄公非常孝顺,知道母亲偏爱弟弟,但从来不为此生气。而且对弟弟还非常好。他为了安慰母亲,还把京地封给了弟弟。大夫祭仲知道此事赶忙进谏:“京地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并且面积也实在太大。这样的地方只能封给未来的嫡子,是不应该封给兄弟的,这样容易引出祸端的。”

       其实郑庄公也很为难,京地的重要程度他比谁都清楚。但是母亲曾经向他索要过京地,要给弟弟共叔段。如果不答应母亲,他怕惹的老人生气……

        最终,共叔段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京地。于是高高兴兴的告别母亲,前往京地。他来到京地后可一直没闲着,按照当初和母亲商量的计划,他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军队,为谋反暗中做着准备。他还准备跟母亲里应外合,刺杀自己的哥哥郑庄公,然后多去国君的位置。然而他的这一些活动和计划,都被大夫祭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祭仲劝郑庄公,留下共叔段无异于养虎为患,应该尽早铲除这个祸患。但是庄公是个宅心仁厚的人,他一直碍于手足之情不忍心对弟弟动手,另外一方面也是怕母亲武姜因此伤心。

        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2年),共叔段率先发难,他率领这军队,战车偷袭都城。城内的武姜派自己的心腹侍卫,准备偷偷打开城门,放共叔段军队进城。然而,这些都在郑庄公的掌握之中。我碍于情面不忍心打你,你却要致我于死地,那可休怪我不念兄弟之情了。庄公提前派子封率领二百战车攻打京地,共叔段没有准备,被打的落花流水,四散奔逃。共叔段先是逃到了鄢地。随后在五月辛丑那天,只带了几名贴身的护卫逃到了公国避难。

        郑庄公平息了叛乱,武姜也被抓了起来。大臣们纷纷咒骂这个狠毒的妇人。并联名上书郑庄公处死武姜以除后患。但郑庄公始终没有答应,而是将她发配到了颍地软禁了起来。

       在押送武姜准备离开都城之时,郑庄公亲自前去送别母亲。他泪流满面,难过的说:“母亲,请不要怪罪儿子,您现在是国家的罪人。我发誓,不到黄泉之下,你我母子二人永不能相见。”

       武姜低下了头,羞愧难当。转身颤抖着走上了发配之路。

       几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郑庄公十分想念母亲。有一天,颍地的驻防将领颍考叔带着厚礼来参见郑庄公,庄公设宴款待颍考叔。席间庄公多次热情的请颍考叔多吃些肉,但颍考叔却一直不肯吃。郑庄公很没面子,语气便有些恼怒。颍叔考赶忙解释:“微臣家中还有年迈老母,我想把您赏赐的肉带回去,给老母品尝。孝敬母亲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春秋时,郑庄公与其母姜氏及胞弟公叔段结有怨恨。公叔段多次扩张自己的势力,阴谋推翻郑庄公,大臣屡次劝谏郑庄公“请除之”,但郑庄公依旧忍耐纵容其弟的阴谋活动。当公叔段准备就绪;“将袭郑”,并由姜氏做内应时,郑庄公从间谍处得知其叛乱的日期,才下令讨伐,一举击败公叔段,并放逐了企图里应外合的姜氏。

郑庄公对公叔段的忍耐纵容,显然是权宜之计,他”养虎”的目的是促使公叔段仓促之中提前行动。但时时都派人暗中监视其一举一动,一旦此“虎”将伤人,就毫不犹豫地除掉了他,避免了公叔段长期养精蓄锐、扩地抚民、增强力量的无穷后患。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