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大班香甜粽子教案(大班粽子优质课)

大班香甜粽子教案(大班粽子优质课)

更新时间:2025-07-09 03:00:11

大班香甜粽子教案

教案:大班语言领域——香甜粽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吃粽子的习俗。

2. 能够听懂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粽子的外形、香味和口感。

4.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粽子实物或图片

2. 端午节相关视频或图片

3. 故事课件或纸质版故事书

4. 画笔、纸张等绘画材料

5. 粽子口味品尝(可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播放端午节相关视频或展示图片。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和印象。

二、故事分享(5分钟)

1. 讲述端午节的故事,如屈原投江、龙舟竞渡等。

2.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粽子的制作过程、外形、香味和口感。

3. 提问幼儿,让他们回忆故事内容,并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粽子绘画活动(5分钟)

1. 邀请幼儿观察粽子的外形,并用画笔和纸张绘制自己设计的粽子。

2. 鼓励幼儿用颜色和线条表现粽子的形状、花纹和颜色。

3. 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粽子品尝活动(5分钟)

1. 如果条件允许,准备不同口味的粽子让幼儿品尝。

2.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粽子的香味、口感和味道。

3.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最喜欢的粽子口味,并说明原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总结幼儿所学的知识。

2. 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表现。

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听懂故事并复述主要情节。

2.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以及他们是否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粽子的特征。

3. 收集幼儿在品尝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粽子口味的喜好和评价。

大班主题《香甜粽子》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粽子的不同形状,大小及种类。品尝粽子的味道。

2. 了解粽子的由来,知道粽子是横县的特产,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二、重点难点

1. 认识粽子的不同形状及大小种类。

2. 知道粽子是横县的特产。

三、活动准备

1. 在活动区中摆放不同的粽子图片、包粽子材料及各种味道不同粽子的实物。

2. 《包粽粑》音乐。

四、活动过程

1. 播放《包粽粑》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名称)听了这段音乐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幼儿说出音乐的欢快节奏和包粽子的情景)

3. 展示不同形状、大小及种类的粽子,让幼儿观察并品尝,然后让幼儿说出自己吃过的粽子的形状、大小及种类和味道。

4. 教师向幼儿讲解粽子的由来,让幼儿知道粽子是横县的特产,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5.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动手制作粽子,让幼儿体验包粽子的过程和乐趣。

6. 活动结束后,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粽子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

五、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粽子。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