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甘露寺。位于安徽省南部的九华山中,也是九华山重要寺庙之一,位于化城山腰定心石下。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国师朝礼九华,认为如果在这里建立寺庙,肯定会有高僧出现。禅居伏虎洞多年的洞安和尚听到这句话,立即募化建寺。传说在开工前夕,满山树顶都挂满了白露,所以命名为甘露寺。
甘露寺在九华山北路半山腰的定心石下,据传清康熙十六年(1677)玉琳国师到九华山朝礼地藏菩萨,见该处景色雅致,山水环拱,苍松翠竹间有块平地可以建寺,使说“此处若筑蓝若,必代有高僧”。
禅居伏虎洞20余年的苦行僧洞安法师听闻国师这番话后,欣然离洞出山,后四处奔走化缘,筹建佛寺,同治年间曾重修。
清康熙年间由优县禅师住持,开坛传戒。咸丰末,梵宇全毁。光绪年间又由大航禅师募修,并住持甘露寺。他头戴斗笠足穿草鞋,步行万里去北京,延工请刻藏经,持归寺中。后来由常贤禅师住持谨遵佛制,增建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