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按波长的分布及各波长区域的定义(称为电磁波谱)。电磁波谱的频率范围很宽,涵盖了由宇宙射线到无线电波(102~1025Hz)的宽阔频域。
光辐射仅仅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它包括的波长区域从几纳米到几毫米,即10-9~10-3m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只有0.38~0.78μm的光才能引起人眼的视觉感,故称这部分光为可见光。
目前信号的分析主要从时域、频域和调制域三个方面进行,频谱分析仪分析的是信号的频域特性,它主要由预选器、扫频本振、混频、滤波、检波、放大等部分组成。 频谱分析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输入信号经衰减器加到混波器,与可调变的扫频本振电路提供的本振信号混频后,得到中频信号再放大,滤波与检波,把交流信号及各种调制信号变成一定规律变化的直流信号,在显示器上显示。
输入衰减器是以10 dB为步进的衰减器,主要用途是扩大频谱仪的幅度测量范围,保证第一混频器对被测信号来说处于线性工作区,使输入信号与频谱仪达到良好的匹配。
滤波器的作用是抑制镜像干扰以及其他噪声干扰,保证测量的稳定准确。
混频器也称变频器,它能将微波信号变换成所需要的中频信号,而第一变频器是宽带频谱仪中最关键的微波部件之一,它包括基波混频器和高频段混频器。
中频电路部分的可变增益电路和输入衰减器一起联控,或者由微处理器控制,根据输入信号幅度大小改变频谱分析仪的总增益,它的变化范围就决定了参考电平的范围。
对数放大电路决定了频谱分析仪的显示动态范围和它的增益分档调节。
检波电路一般都是峰值检波再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