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粟,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普通话读作sù,会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本义为植物名,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叫“小米”;
2、在古汉语中,凡常见的农作物粮食一般都可以作为粮食或者谷物的泛称,“粟”实际也有这个功能;
3、“粟”的颗粒小,因此又被用来指称细小的东西;“粟”还是古代度量单位名。
由于“粟”可以用作容器,又是粮食的总称古时官员领取的俸禄就是粮食,所以“粟”又可引申出俸禄一义来。
粟,汉语常用字(一级字),普通话读作sù,会意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六、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粟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
七、前年春旱,师傅规定只有下地的人和出门的人才有半合粟子,其他的人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