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举例来说,跳水选手邹市明在备战奥运的过程中曾多次受伤,但他从未放弃,坚持不懈地训练和恢复。最终他成功地代表中国队夺得了金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和努力。
又比如说羽毛球选手林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赢得冠军后,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不断突破自己,最终获得了两枚奥运金牌和五个世界冠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不断突破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谌利军、全红婵:所有厉害,都是苦难换来的
7月25日,在东京奥运会举重赛场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谌利军绝境逆转,为中国队斩获第六枚金牌,并同时创造了挺举和总成绩两项奥运会纪录。
了解他的经历就会知道,说他是“最苦冠军”一点也不夸张。
谌利军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杨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刚刚开始练习举重的时候,父亲突发脑癌,卧病不起失去了劳动能力。
一个家没了顶梁柱,家里还有年迈的老母亲和从小抱病的弟弟,谌利军的母亲成了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凭着一天40元的工钱养活一家人。
艰苦的生活环境练就了谌利军肯吃苦的精神,他对自己越来越狠。
2013年,谌利军成为了世界举重锦标赛的冠军。2015年,他卫冕冠军,还破了世界纪录……
谌利军终于赚到一点钱,把家里的债还完了。
2016年,23岁的谌利军出征里约,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奥运前夕,有记者去他的家乡走访,看到这个世界冠军的家,清贫得让人心酸,墙壁开裂,地板上满是屋子漏雨的痕迹。
可惜,在里约奥运会上,谌利军失利了。去年10月,他还在全国锦标赛中受了重伤,手臂肌腱断裂。
可手术后仅半年,他就恢复了状态,拿下了亚锦赛的金牌,再到东京奥运会夺冠,其间付出了多少,可想而知。
在本届奥运会上一举成名的14岁小将全红婵,夺得了女子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5个动作,3个满分,用绝对实力,震撼了世界。
而全红婵也是个苦孩子。
全红婵的老家迈合村,有38户低保户,她家是其中之一。
几年前,她妈妈出过一次车祸,几次住院让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
十多岁的全红婵,显得独立又勇敢。她哽咽着说:“妈妈生病了,但不知道那个字怎么读,不知道是什么病。我想赢了奖金,寄回去给妈妈治病。”
14岁的孩子还很单纯,她只知道,要赚钱,要苦练。为着这个信念,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用更刻苦的训练,每天向目标更靠近一点点。全红婵想要凭借柔嫩的肩膀,担起家庭的重担。
真正的强者,不论遇到什么都不怕,就像谌利军和全红婵,他们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