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扇书生》确实有成为中国古典舞中一部经典的实力。
男性气质是这场舞蹈的最大看点,也与近来众多国内男女对当下流行的阴柔型男性偶像的批判撞倒了一块,于是被当成“阳刚”“力量”“正常”的正面例子,恰好又因是中国特色舞种而更得赞赏的理由。
的确,上述气质是在《纸扇书生》的刻画范围内,但《纸扇书生》的气质绝不是排斥阴柔的。舞蹈中的这种书生气质是天真幼稚少年感、羸弱柔和感书生感的结合,即阳刚朝气也舒爽阴柔,否则便没有中国古时书生特有的感觉。
欣赏舞蹈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找出编导的“思维动机”,当然不同人的思维模式肯定是不一样的,我就简单猜测一下这个舞的表意。
第一段,“风流才子”,一开始一个人叫醒其余人的时候,就像你朋友打电话叫你起床出去耍。然后看花看鸟看美女,走路骑马吹牛皮。如果舞蹈到这里结束的话,那就是很肤浅的几个风流才子,就不会有多高的评价了。
第二段,“忧国忧民”,白天玩了一天玩累了,这时候灯光一暗入夜了,一开始是两个人在一旁跳,就如同两位革命志士深夜挑灯商讨革命路线。然后队形缩进,随着音乐一个个站起来时,大家意识到了国之安危,纷纷加入革命。这一段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使书生的形象更加的丰满,立体。
第三段,“书生意气”,这一段是第二段转折后的延续。随着音乐变得铿锵,书生们的动作也从第一段的轻松随意变成了干净而富有力量。像是为国出谋划策,又像是投笔从戎为国征战。到结尾处音乐一收,灯光一暗,像是战争获胜后的天下安定,又像是战乱之后的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