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护府起源于汉朝,张骞通西域以后,打通了与西方的贸易的道路,当时的西域小国家特别多,很多都臣服于大汉,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第一任都护就是郑吉。
西域都护府的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也就是说名义上是汉朝的官员,但各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从法理上,只有拥有了汉朝的印绶才是合法的。
这也是当时的现状造成的,当时的西域有三十多个国家,而且原来中原,在交通不发达的汉朝,很难将其纳入直接统治,所以设置西域都护府来管理协调西域各国,是间接统治。
事实也是如此,在汉朝后续的各个王朝,包括东汉,西域各国与中原王朝的的联系时断时续,中原王朝强大时,西域就在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中原王朝如果想对弱小,那么就断绝了联系,自己玩自己的。
公亓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有何意义
一:防止匈奴利用西域各国为跳板侵扰汉朝
二:将匈奴势力逐渐排挤出西域
三:为丝绸之路打开安全通道
四:应西域一些小国的恳求
意义:
为丝绸之路提供了安全保障,更为中国现在的疆域奠定了基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