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判若水火
成语发音:pàn ruò shuǐ huǒ
成语解释: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成语出处:清 钱泳《履园丛话 谭诗 总论》:“沈归愚宗伯与袁简斋太史论诗,判若水火。”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水火不容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水火不容 截然不同
水深火热
shuǐ shēn huǒ rè
[释义]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语出] 《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正音] 深;不能读作“sēn”。
[辨形] 深;不能写作“身”。
[近义] 水火之中 民不聊生
[反义] 安居乐业 人寿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