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
“循天下之公”意思是遵循天下的公理。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原文: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扩展资料:
《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中国复兴的大道。
全书约60余万字,分为5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