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齐喑”出自唐代杜甫的《蜀相》诗,意思是太悲伤或太震惊,以至于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来袭也无法出声。这个词形容的是在极度悲伤、震惊和无法言语时的心境,
让人感到十分哀怨和无奈。这句话还经常用于形容某些人物或事件的悲惨性质和造成的震撼力,表示人们面对这些事情时感到无法开口、无助和无望。
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的沉闷局面感到失望和悲哀,表达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关切。
“万马齐喑究可哀”是一个比喻,意思是整个社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和活力。诗人用“万马齐喑”来形容当时社会的沉寂和麻木,表示人们已经被压抑到无法发出声音,失去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自由。这种沉闷的局面是十分悲哀的,因为它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人们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诗人认为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和限制,他呼吁要进行社会变革,打破旧有的制度,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因此,这句诗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一种深刻反思和批评,表达了他对未来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期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