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子的生命周期中,要经过种子发芽、根、茎、叶等营养生长过程和穗分化、花器发育、抽穗开花、授粉、灌浆、成熟等生殖生长过程。根据器官建成的顺序,可分为五个不同的生育期:
1.幼苗期
即从种子萌动至分蘖开始。种子在6℃以上和有氧气供应的条件下,吸收水分为种子重量25~35%时,就开始生命活动。
首先是胚乳中的酶活跃起来,把不溶性的淀粉、蛋白等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营养物,供给幼胚生长的需要。这时幼胚中的胚根向下扎入土中,而成为种子根;最初是一条,随后又发出两条,它们在伸长的不同部位,又分生若干支根。幼胚中的胚芽,则由芽鞘保护着向上钻出土壤,芽梢就停止生长,逐渐干枯。见到第一片叶,称为出苗。从发芽出土到分蘖,春谷需要20多天,夏谷需10天左右。
2.分蘖拔节期
幼苗出现四片真叶后,就开始分蘖。分蘖多少决定于品种特性,有的还能再生出第二次分蘖,也和栽培条件有关,在水肥充足和稀植的条件下,分蘖增多;反之则减少。它可弥补缺苗断垄所造成的损失,其生产力一般不如主穗。生产上,可加大密度控制分蘖,在全苗的情况下,依靠主茎穗增产,就可多收。但当主茎穗受损害时,它也可长成较大谷穗。谷苗缺水,苗叶纵卷,减少水分蒸发,根系向下深扎;一遇水分,1~3小时后,卷叶就会完全舒展,继续生长。
分蘖后不久开始拔节,外表可见到明显的茎节。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标志着谷株已形成雏型,将进入生殖生长过程,也有把出苗至拔节前称为苗期的。其生育特点是根、叶同时生长,但根系是其生长中心。因此,田间管理应以蹲苗为主,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和基部节间增粗,对培育壮苗和防止后期倒伏有很大作用。谷株内部生理上也发生相应变化,最明显的是糖分浓度提高,增强了从外界吸收水、肥的能力,为穗大粒饱奠定了基础。
3.穗分化及孕穗期
谷子进入拨节期,或再过几天,茎的生长点转化为穗的原始体,开始伸长分化,一直到谷穗花器发育完成,称为孕穗期。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穗分化进程的日期有所不同。穗原始体的分化需要21天,可分为四个时期:
(1)生长锥伸长期:出苗后35~38天,出现12片叶时,生长锥伸长大于宽度。
(2)支梗分化期:出苗后39~48天,13~17片叶时,处于一、二、三级分支的形成过程。起初在伸长的生长锥上出现6排乳头状的小突起,这就是一级分支的原基。当其进一步发育分化的同时,基部一级分支原基又出现二级分支的原基,顺
形态特征
谷子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
谷子
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二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其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二外稃等长于第一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一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叶表皮细胞同狗尾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