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士的资格比举人要高。打个比方吧,贡士就相当于现在的硕士研究生,而举人相当于大学本科毕业。
在科举考试的年代,只有在乡中高中举人,才有资格前往京城参加会考。而会考考中的则称之为贡士。贡士就具备了参加殿试的资格。一般情况下殿试只排名次,不淘汰考生。换而言之,考中了贡士则一定能成为进士。
明朝的举人和贡生对应的含义、选拔机制及对应官阶等级均不同,理论上贡生是举人的副榜。比举人低一级别。
1、含义不同。
举人:明朝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乡试考试通过的人。
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乡试中没考考中举人成绩尚可的秀才),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人。
2、选拔机制不同。
举人:参加乡试,乡试中被录取的人为举人。只有一种选拔方式。
贡生:本质上还是秀才。相当于举人副榜。且贡生有分恩贡、岁贡等不同选拔方式。
3、对应日后官阶级别不同。
举人:可参加会试如被录取的称贡士。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但明朝时代贡生当官的人非常少。同时国子监监生也可参加会试如被录取的称贡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