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月亮诞生的传说,主要是同天地起源的传说连在一起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构成了“天”的主要内容,因此天地起源的传说也可逻辑地转换成关于月亮起源的传说。
在这些传说中,最有名的要数“盘古开天地”: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没有蔚蓝的天空,也没有辽阔的大地,更没有山川河流和人类。天地混沌一片,就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沉睡了几万年。突然有一天,睡醒的盘古发现四周漆黑一片,于是抓来一把大斧头,使劲一抡,只听得“噼里啪啦”巨响,“大鸡蛋”被盘古劈开了。鸡蛋里这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空,另外一些重而浊的东西,缓缓下降,形成了大地。
后来盘古死去了,但是他的身体却继续改变着世界。他的右眼变成了太阳,左眼化作月亮,而须发变成了星星。他的身躯变成了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筋骨变成了道路,汗毛变成了花朵和树林。
盘古虽然费尽心血终使世界有了天地之分,可开天辟地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天”老是赖着不走,浮在人们的头顶,还随时有可能掉下来,和地合二为一。
当时,天和地之间立着一根巨大的柱子——不周山,它支撑着天地。有一年,天上出现了水神共工,他长着人的脸、蛇的身体、红色的头发,性情极为残暴。他为了与火神祝融争权夺利,便打了起来。最后,根据人间善恶法则,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胜利了,代表黑暗的水神共工战败。吃了败仗的共工恼羞成怒,竟一头向不周山撞去,只听“轰”的一声,不周山倒了,天上塌了个大窟窿,地的一角也损坏了。天因为大窟窿越升越高,从此以后,天和地才算真正分离。而天上的大窟窿则由女娲修补得以完成,这又有了女娲补天的美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