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卧不安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躺卧在床,不得安眠。形容心神不宁、睡不安稳的样子。跟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等词语意思相近。
卧不安席的出处是,《史记.卷六九.苏秦传》:「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薄。《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此丹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也作「卧不安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