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初四吃米饭,初五捏上小人嘴,初六,初七需吃鸡,年初八不回家,年初九九皇诞,年初十打春去,初十一打石仗,初十二点新灯,初十三上灯日,初十四接灶神,出十五看花灯。
春节风俗顺口溜多种多样,各地都有独特的版本,下面列举几个比较流行的顺口溜,涵盖了春节期间的多种风俗活动: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儿捏饺儿;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二十三打土尘,二十四送灶神;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办鱼肉;二十七洗金漆(洗澡),二十八刜鸡鸭;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鐤罐咵。年初一,开门就作揖;初一拜家庭,初二拜亡人,初三初四拜丈人。”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大家乐淘淘,一起迎接新年到。”
这些顺口溜不仅描绘了春节期间一系列的风俗活动,还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无论是祭灶、扫尘、磨豆腐,还是贴对联、蒸馒头、拜年,每一项活动都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当然,不同地区可能还有一些独特的春节风俗和顺口溜,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在春节期间,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庆祝新年,祈求来年的幸福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