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贺知章他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当他身居太子宾客时,李白还是一个平民,诗才也只初露头角。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已。那天,贺知章身上没钱买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的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典故的由来。后来,贺知章在皇帝面前推荐了李白,皇帝把李白召进宫中,任为供奉翰林。从此,李白的名声鹊起。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维摩,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举进士。历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官至太子宾客、集贤院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故世称“贺学士”、“贺秘监”、“贺监”。天宝三载(744)求为道士还乡里,名其宅为“千秋观”。不久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