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该是“退避三舍”,其近义词可以是“避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意思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似你这般诗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明·叶宪祖《鸾鎞记·京晤》
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儒林外史》第十回
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
近义词应该是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