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
工业生产的特点基本上分为两大方式:离散型与流程型。离散型是指以一个个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产成品的方式。因为其产成品的最终形成是以零部件的拼装为主要工序,所以装配自然就成了重点。而流程型是指最终产成品的形成并不同于离散型一样把不同零部件装配起来,而是通过对于一些原材料的加工,使其的形状或化学属性发生变化最终形成新形状或新材料的生产方式。我们所熟悉的机械设备的制造就是典型的离散型工业,而诸如冶炼就是典型的流程型工业。
1、人员庞大,岗位数量多:由于我国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很多工作环节需要人工操作。加上企业大多数雇佣的工人学历、素质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不高,往往一个岗位要分拆成几个人一起来完成,造成企业人员数量庞大。
2、三大类的岗位布局:生产型企业中,岗位群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管理者、行政服务人员以及操作工人。并且依次构成岗位金字塔的塔尖、塔身和塔座。三类岗位不同的性质以及差异化的工作内容,工作分析侧重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3、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低:尤其一线操作工人,学历水平一般集中在初中、高中、技校毕业,员工在理解力、接受能力以及一些基本素质方面较为欠缺。工作分析不仅需要能够清晰表达本身工作的内容,而且需要一定的总结和提炼能力。
4、生产环节专业化程度高:除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财务工作等职能性岗位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属于生产环节的岗位更多表现出专业化的特性。
5、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尤其在民营企业中,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对于他们不太熟悉的管理概念,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