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长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为什么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为什么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

更新时间:2025-07-09 22:02:13

长城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申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特征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认定标准。

长城修筑起自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

长城的建筑特征首先是长度长,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现存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其次是体系化明显,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设施,他们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

长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现存有孟姜女等大量关于长城的民间传说,且有大量以长城为主题的古代诗词 。民间也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普遍认知。同时,长城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基于以上事实的认定,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长城之所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它具有着极高的文化遗产价值。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