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养殖通常指的是污泥的培养驯化,这个过程主要是让污泥适应特定的水质和环境条件,提高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污泥的培养驯化主要有两种方法,自培菌培养和接种菌种培养。以下是自培菌培养污泥的大致步骤:
清水调试:在开始进水的两天内一般分两次注满曝气池,进水浓度可以在调节池进行适当的调节,尽量将进水浓度控制在整套系统设计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闷曝:曝气池开始进水即可开始进行闷曝直至灌满。下一步继续将曝气风机开到最大,持续闷曝两天以上。
控制溶解氧:闷曝结束,开始进入正常的培养菌种,这时候就要控制好好氧池溶解氧了,一般将好氧池溶解氧保持在2-4mg/L之间。
营养物质投加:一般投加部分氮磷物质及碳源,如果原水BOD足够高也可以不投加营养物质。
增加进水:闷曝结束,添加部分营养后,该继续增加部分进水。将调节池的原水继续注入生化池,等到二沉池的污水接近马上溢出的状态下停止进水。
回流:开启二沉池回流泵,一般回流比控制在30%-50%左右。
监测指标:持续监测好氧池的溶解氧,然后开始监测二沉池上清液的各项生化指标尤其是COD值得变化。
调整水质:持续监测二沉池上清液得状态,当监测到二沉池上清液的各项生化指标符合排放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开始停止回流泵运行,用临时排水泵将二沉池上清液排出。降低二沉池水位一半,然后开始继续进水并且逐步提高原水的污水浓度。然后再重复第4步,循环往复直到进水浓度提高到设计数值。
检测数据:一般经历以上步骤7-10天左右后,我们就要开始检测好氧池的MLSS数据,并且开始检测污泥沉降比,并形成记录,以便发现其中增长规律。
排泥:当检测污泥沉降比过程中,观察好氧池中形成了活性污泥絮体后,可以适当的进行排泥。
请注意,污泥的养殖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环境因素的控制,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的投加等。建议在进行污泥养殖前,先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或者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