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仓成本。
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升幅,有人看见股价从底刚涨了10%,便担心升幅已大,不敢再买。
其实,升20%、甚至50%有可能为庄家在吸筹,关键要看在各价位区间成交量的多寡。
低位成交稀少,庄家吸筹不充分,即使已有一定的涨幅亦不足惧。
精明的庄家早已知道手中的"货"经过"重组",重新"包装"、"粉刷"之后会卖出更高的价钱,因而进货时极为慷慨。
2、利息成本。
庄家资金多数为拆借资金,通常是要付出利息成本的。
若某个庄股运作的时间越长,利息成本越可观,越需向上拓展空间。
投资者可仔细寻找前期有一定表现后便长期默默无闻的个股,这些在利息方面付出了"血本"的个股一旦重新启动都有可观涨幅。
3、拉升成本。
正如庄家无法买到最低价,同样亦无法卖到最高价,通常有一大截涨幅是为人作嫁:船小好调头的跟风盘跑得比庄家还快。
有的庄家拉升时高举高打,成本往往很高,短期会有大涨幅;有的喜欢细水长流,稳扎稳打,成本较低,为日后的派发腾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