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作为常见的主食之一,在烹饪过程中下锅的方式决定了面条的口感和美味程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用开水烫面
将面条放入滚开的水中,用筷子分散开,让面条充分受热。待面条变软后,不断用筷子搅拌,防止面条粘连。煮至熟透出锅即可,这样煮出的面条口感劲道,咬起来有弹性。
2. 沸水煮面
将水加热至沸腾,再将面条加入水中,待面条浮起,再煮约1-2分钟便可,这样可以使面条熟透,口感弹嫩,同时也可以保留面条的原汁原味。
3. 冷水入锅
将面条放入锅中,加凉水,然后再大火煮至开水后,转小火继续煮约1-2分钟即可关火捞出。这种方法可以让面条煮透,口感嫩滑,并能保持面条的原色和弹性。
4. 煮时加些食用油
将面条放入开水中稍微焯一下,水再次烧开后加少量的油,并不断搅拌,这样可以使面条不会粘连在一起,并增加口感的滑腻度。
需要注意的是,煮面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面条的口感,一般约2-4分钟就可以。
煮面条一定要多放水,并在水里放点盐,如果是湿面条,要等水开了以后再下锅,而干面条则在水底刚冒泡的时候就下锅,煮开后加半碗凉水,再开后再加半碗凉水,再开锅煮一分钟就好了,加上事先做好的卤料和菜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