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也称“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这个术语源于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
这部悲剧取材于忒拜国王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传说。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王不过是恋母仇父倾向的一个化身。新弗洛伊德学派的学者对弗洛伊德的这种主张进行了批评,指出恋母情结缺少必要的科学依据。
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亦译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俄狄浦斯(Oedip-us)无意中杀父娶母的神话故事。
恋母情结又称作俄狄浦斯情结。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借用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话故事情节而自撰的术语概念。神话名称为《俄狄浦斯王》,描述俄狄普斯王子命中注定他必然杀死自己的父亲,娶自己的母亲为妻,他虽然终生小心,极力避免,但仍在不知不觉中犯下杀父、娶母两桩大罪,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情节反映了男孩爱母憎父的本能愿望,而女孩则有恋父情结,即憎母爱父的本能愿望,又称“伊赖克特情结”。人的这种本能愿望是从原始人的心理中继承下来的,不可避免,无法抗拒,永远留存在人类的无意识领域,它持续活动,以性本能为核心,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以致使人总是产生悔罪之感,因此,这种恋母或恋父情结,被弗洛伊德视之为宗教和道德的起因,由此则道德的起源自然是人类先天的无意识的生物本能一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