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象征着无奈、心情的失落、萧索与萧飒的环境。古代诗歌作品中,蝉是比较阴冷的意象,如寒蝉凄切,是个冷意象。蝉是用膜振发声,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
蝉只在夏天活着,到了秋天天气冷了,蝉便离消逝不远了,这时候的蝉叫声低微悲凉,容易让人产生悲戚之感,故而多用于营造伤感气氛,表达离别的不舍和悲伤。“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此处寒蝉联结长亭,用于增添悲凉之感,表达不愿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1、长生、再生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原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的二徒弟“金蝉子”转世,唐三藏由金蝉子转世为真灵东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蝉脱壳”之意,所以人们将脱壳变身的蝉作为长生、再生的象征,因此,在《西游记》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
2、取谐音,金蝉谐音“金钱”,寓意财源滚滚来,一般商人喜欢用这种说法。
3、是中国古代延续上千年的传统说法,称蝉有先知先觉的的含义,寓意知人所不知,觉人所不觉。
4、说蝉有“蜕变高鸣”的属性,所以,有得中高第的说法。
5、取意“金蝉脱壳,存其形,完其势”,表示:能避邪带来好运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