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孔明观鱼的典故是什么(孔明借鉴了历史上有名的哪个故事)

孔明观鱼的典故是什么(孔明借鉴了历史上有名的哪个故事)

更新时间:2025-07-11 15:46:51

孔明观鱼的典故是什么

这个典故发生的背景是刘备伐吴失败后,由刘禅即位,称帝不久的曹丕率50万兵马兵分五路来犯,蜀国闻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倾国之危,迫在眉睫,后主刘禅亲自去相府探望诸葛亮,却见诸葛亮正在池边悠闲地观鱼。

原来诸葛亮这几日正闭门考虑退兵之策,他告诉焦急万分的后主:“陛下不必忧心,四路大兵我已退了。惟东吴一路,我正考虑派谁作使者前去,退之容易!”

刘禅一听大喜,这才放下心来。

这个典故发生的背景是刘备伐吴失败后,由刘禅即位。

司马懿建议五路伐蜀:修书一封,差使往辽东鲜卑国,见国王轲比能,赂以金帛,令起辽西羌兵十万,先从旱路取西平关:此一路也。

再修书遣使赍官诰赏赐,直入南蛮,见蛮王孟获,令起兵十万,攻打益州、永昌、牂牁、越嶲四郡,以击西川之南:此二路也。再遣使入吴修好,许以割地,令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径取涪城:此三路也。

又可差使至降将孟达处,起上庸兵十万,西攻汉中:此四路也。然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由京兆径出阳平关取西川。

消息传到蜀国,国内惊慌,诸葛亮闭门不出。

后主访诸葛亮,见诸葛亮在小池边观鱼。孔明此时已想好退兵之计:西番国王轲比能,引兵犯西平关;臣料马超积祖西川人氏,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为神威天将军,臣已先遣一人,星夜驰檄,令马超紧守西平关,伏四路奇兵,每日交换,以兵拒之:此一路不必忧矣。

又南蛮孟获,兵犯四郡,臣亦飞檄遣魏延领一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为疑兵之计:蛮兵惟凭勇力,其心多疑,若见疑兵,必不敢进:此一路又不足忧矣。

又知孟达引兵出汉中;达与李严曾结生死之交;臣回成都时,留李严守永安宫;臣已作一书、只做李严亲笔,令人送与孟达;达必然推病不出,以慢军心:此一路又不足忧矣。

又知曹真引兵犯阳平关;此地险峻,可以保守,臣已调赵云引一军守把关隘,并不出战;曹真若见我军不出,不久自退矣。东吴这一路兵,未必便动:如见四路兵胜,川中危急,必来相攻;若四路不济,安肯动乎?臣料孙权想曹丕三路侵吴之怨,必不肯从其言。虽然如此,须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

用观鱼做为思考,最后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