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耙耙柑的来源以及发展(耙耙柑是从哪里引进的)

耙耙柑的来源以及发展(耙耙柑是从哪里引进的)

更新时间:2025-07-11 16:15:50

耙耙柑的来源以及发展

耙耙柑,学名为“春见”,是一种晚熟杂柑品种。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1979年,当时日本国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为亲本进行杂交,育成了这个品种。1996年,耙耙柑进行了品种登记,并因其高糖、优质、果大、丰产等特性而被广泛推广。2001年,耙耙柑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并在四川的彭山县、蒲江县、丹棱县、仁寿县、金堂县等地广泛种植,其中四川的蒲江和丹棱地区出产的耙耙柑品质最佳。

耙耙柑的果实呈高扁圆形或倒阔卵形,果面较光滑,深橙色,富光泽,果皮薄且包着紧,但易剥皮。果肉深橙色,质地脆嫩多汁,极化渣,酸甜适口,具有口感甜柔、低酸爽口的特性。其萌芽期在3月上旬,现蕾期在3月下旬,盛花期在4月中旬,11月中下旬完全着色,果实成熟期在12月中旬,果实生育期约为270天。

近年来,耙耙柑已经成为了一种备受欢迎的明星水果,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使得它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不仅如此,耙耙柑还因为其可爱的名字和外形而在社交媒体上广受欢迎,成为了网红水果之一。

耙耙柑,这一备受欢迎的柑橘品种,源自日本静冈县,是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的杂交产物。因其果实成熟后捏起来软软的,四川人形象地称其为“耙耙柑”,寓意其软嫩口感。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和市场的扩大,耙耙柑逐渐在中国广泛种植,尤其以四川的蒲江县、丹棱县等地最为出名。其晚熟、肉质脆嫩、化渣、酸甜适口等特点,使耙耙柑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发展前景广阔。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