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昔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从前,大道通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同拥有的。选拔贤能的人,讲究诚信,培养和睦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仅仅关心自己的亲人,也关心别人的亲人;不仅仅疼爱自己的子女,也疼爱别人的子女。让老年人得到安享晚年的生活,让壮年人有所作为,让幼年人得到成长。对于残疾、孤寡、年老体弱的人,都有人照顾。男子有职责,女子有归属。对于财物,人们憎恶浪费,但不一定要占有;对于力气,人们憎恶无用,但不一定要为自己谋取私利。因此,阴谋诡计不会兴起,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发生。所以人们可以不闭门户,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世界。
原因:了解《礼运大同篇》的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理想,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内容延伸:《礼运大同篇》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其中包含了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观念。例如,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而是关心全体社会成员。这种观念可以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关注他人,以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同时,《礼运大同篇》中还强调了诚信、和睦、勤俭等美德,这些美德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