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守岁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守岁是在除夕晚上一直熬夜到新年的第一个时辰到来,这个习惯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古时候有一只叫“夕”的凶兽,在除夕夜会出现在村庄,伤害村民。
后来,人们发现这只凶兽很怕红色和响声,于是就燃放鞭炮,放鞭炮的响声加上红色灯火把“夕”吓跑了。
人们从此在除夕之夜点灯放炮、熬夜守岁,以驱逐邪魔,祈求平安。
守岁的另一个含义是祭祀祖先。在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祭祖成了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而在守岁时,祖先的灵魂可以回到人间与子孙们一起庆祝,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热爱。
驱邪。守岁习俗起源于古代驱邪的需要,人们认为守岁可以赶走邪瘟病疫,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纪念灶王奶奶。灶王奶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被认为深知民间疾苦,每年腊月二十三会带着各种好东西回馈给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人们会在除夕夜守夜,以示对她的感恩。
此外,守岁还与古代的一种怪兽“年”有关,这种怪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作祟,人们通过守岁来应对“年”的威胁。随着时间的推移,守岁逐渐演变成团聚亲友、共同欢庆的活动,成为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