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韭菜常见虫害有哪些(大棚韭菜种植)

韭菜常见虫害有哪些(大棚韭菜种植)

更新时间:2025-07-12 04:36:13

韭菜常见虫害有哪些

韭菜比较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韭菜疫病、韭菜软腐病、灰霉病和根蛆。

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真菌类病害,可以依附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韭菜疫病可以侵染整个植株,植株在受到疫病侵染以后,最初会在植株嫩尖出现淡绿色水渍状腐烂,慢慢的会侵染至整个叶片,叶片变黄、下垂、软腐,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白色霉状物,最终导致干枯或死亡。

发生条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降雨多,土壤积水多发病重。

防治:可以选择丙森锌、三乙膦酸铝、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氰霜唑等,每隔5~7天防治1次。

韭菜软腐病:

韭菜软腐病主要为害植株的叶片以及茎部,同样属于真菌类病害。软腐病初期会在叶片上生成灰白色半透明的暗斑,随之慢慢扩大,叶片以及茎部软化腐烂,并渗出粘液,散发恶臭。

发生条件:在温暖多湿,降雨多的季节容易发病,连作地、土壤粘重、积水地发病重。

防治:可以选择碱式硫酸铜、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杀得、加瑞农,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韭菜灰霉病:

白点型

干尖型

韭菜灰霉病的主要危害部位是植株的叶片,同样属于真菌类病害,主要分为白点型和干尖型两种。白尖型就是在叶片上出现白色至浅灰褐色小斑点,慢慢扩大至椭圆形,严重时叶面腐烂;干尖型则是病叶的叶尖呈灰褐色,病部呈半圆型或V字型。

发生条件: 易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而在昼夜温差大时也会发生,凡是能提高田间湿度和不利于植株健壮生长的因素都有利于灰霉病发生。

防治:可以选择百菌清、霜霉威盐酸盐、噻菌灵、代森联、腐霉利等,每隔7~10天防治1次。

韭菜根蛆

韭菜根蛆属于虫害,根蛆是迟眼蕈蚊的幼虫。出卵幼虫会沿着韭菜向下爬行,聚集在韭菜地下茎和柔嫩的茎部啃食为害,造成腐烂,地上部茎叶变黄、枯死。

发生条件:韭蛆一般每年有3个主要危害盛期,即4月上旬至5月下旬,6月上旬至中旬,7月上旬到10月下旬,其中以第三次危害最盛。

防治:成虫防治可以采用氯氰菊酯;幼虫防治可以采用吡虫啉、氟啶脲、辛硫磷拌土火灌根。

常见的病虫害有韭蛆、灰霉病、蓟马、疫病、线虫等,以及生理性黄叶干尖,其中韭蛆、线虫等地下害虫较难防治。

1、韭蛆

韭蛆是种植韭菜普遍发生的一种虫害,以幼虫在韭菜鳞茎内蛀食,引起叶片发黄、枯死,鳞茎腐烂,该虫喜欢阴凉潮湿环境,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可能会加重韭蛆的发生,多用草木灰能减轻韭蛆的发生。

防治方法:当然能用于防治韭蛆的药剂有吡虫啉、噻虫嗪、辛硫磷、苦参碱、阿维菌素等,施药方式以灌根为主。物理防治可采取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糖醋液(糖、醋、水按3:3:14)诱杀成虫,也可利用冬灌或春灌来减少幼虫数量。

2、韭菜灰霉病

俗称“白点”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会侵染叶片,在叶片上出现白色梭形小斑点,病情发展后病斑融合引起叶片干枯,潮湿时有灰绿色毛霉,严重时植株腐烂枯死,对韭菜的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影响。

防治方法:登记用于防治韭菜灰霉病的药剂仅有15%腐霉利,也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甲硫·异菌脲或嘧霉胺乙霉威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大棚种植时,需要提高大棚温度,降低适度等措施来控制病害。

3、韭菜疫病

韭菜疫病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出现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大半叶片,致使叶片发黄、软腐下垂,潮湿时有稀疏的白色霉状物,也可危害假茎。

防治方法:韭菜疫病暂时没有登记的药剂可用,可选用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在韭菜收割后喷雾防治,能有限防止下茬疫病的发生。

韭菜因割茬收获时间较短,最短的可能20天左右,而农药安全间隔期一般有10-15天,为了防止农药残留超标,建议合理选用药剂,不可能使用水胺硫磷、毒死蜱能限制农药。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