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
指上午9时正至上午11时正。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九点一刻是九点过十五分。
刻,指15分钟,亦指一会儿,片刻。
众所周知,"刻"可以表示时间。例如,成语"一刻千金"和"刻不容缓"中的"刻"都是表示时间的,另外,在表示具体时间时,如3点15分也可叫作3点一刻。那么,为什么一刻等于15分呢? 我国古代没有钟表,人们靠"铜壶滴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这种用来计时的铜壶叫漏壶。漏壶的底部有个孔,壶中竖着一支带有100个刻度的箭。壶中装满水后,水从孔中一滴一滴往下漏,一天刚好漏完100刻度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