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取枝宜早。剪取枝条以早上为好。早上的香樟树枝条含水量充足,扦插后伤口易愈合,易生根,成活率高。
2/6
选花后枝扦插。花后枝内养分含量较高,而且粗壮饱满,扦插成活后发根快,易成活。
3/6
带踵扦插。从新枝与老枝相接处下部2—3厘米处下剪,这类枝条即为带踵插条。带踵枝条节间养分多,组织紧密,发根容易,成活率高,幼苗长势强。适用于桂花、山茶、无花果等。
4/6
机械处理:
首先是剥皮:对较难发根的品种,插前先将表皮木栓层剥去,加强插穗吸水能力,可促进发根;其次是纵刻伤:用刀刻2—3厘米长的伤口至韧皮部,可在纵伤沟中形成排列整齐的不定根;最后是环剥:剪穗前15—20天,将准备用做插穗的枝条基部剥一圈皮层,宽5—7毫米,以利插穗发出不定根。
5/6
增加插床底温。早春扦插常因土温不足而造成生根困难,人为提高插条下端生根部位的温度,同时喷水通风降低上端芽所处环境温度,可促进生根。苗床下端可利用铺地膜、电热温床或厩肥发酵生热来增加温度。
6/6
药剂或激素处理:
将插条基部在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12小时,取出后立即扦插。用白糖水溶液处理插条,浓度为5%—10%。将括条基部浸24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扦插。用维生素B12的针剂加1倍清水稀释,将插条浸5分钟后取出,稍稍晾干后扦插,有些插穗容易流胶,应在采后立即放入水中,再用激素处理。常用的激素有萘乙酸、吲哚丁酸、ABT生根粉等。处理前将插条基部纵刻伤,效果更好。 硬枝一般采用5——10ppm稀释液;插穗基部浸渍12—24小时;嫩枝一般采用lO—25ppm溶液,浸12—24小时。另外,将生长素配成2000—4000ppm高浓度溶液进行5秒钟速蘸,生根效果也很好。
一、高压时间
树木高压繁殖的时间多选择在春夏季进行,如果是秋季实施的话,往往当年还来不及生根,而如果是冬季的话,往往因气温太低而无法获得成功。对于许多树种而言,一般在进行高压繁殖1个多月之后就能发根,但对于松柏类的树种而言,由于其生长缓慢,往往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出现生根现象。而判断是否生根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往往就是通过观察环剥位置绑缚的土壤变干的速度,如果经常是短期内容易变干,那么说明已经生根,是根系快速吸收了其中的水分。
二、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在母树上选定用于高压繁殖的枝条,同时需要准备好用于环剥的工具,包括稍厚且韧性比较好用于包扎环剥位置的塑料薄膜。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大小适宜的塑料瓶。另外,还需要准备好用于捆扎的胶带。总之,尽可能一次性准备齐全所有可能用到的材料。
三、枝条环剥
用工具在枝条合适的位置间隔合适的距离上下对树皮各环剥一圈,然后再在两圈之间垂直下划一刀,这样就能轻易将枝条上的皮层剥掉了。将伤口清理干净后,可以涂抹一些生根剂。注意两个环剥圈的距离不宜超过10毫米,而且上部圈的环剥线应该定在节下5毫米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生物活性最好,比其它位置根容易生根。而且去除皮层后,再对环剥位置清理一遍,把残留在形成层上面的杂质全部清除掉,这是高压繁殖成败的关键细节之一。
四、包筒填充
使用塑料薄膜在环剥位置包扎成筒形,再用胶带大致固定,同时将下部的口子收拢并扎牢固,可以使用废电线或软线进行捆扎。操作时注意让形成的塑料袋下方空间大一些,上方可以稍小一些,因为萌发的新根是朝下生长的。同时注意,如果操作期间有细小的枝叶影响操作,可以将其剪除掉。
五、填充基质
要求培养基质既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以便于储存水分,但不能拌入基肥。而在将培养基质装入塑料袋之前,建议先给水浸湿,这样既可以避免土壤太干燥而入袋时容易对环剥位置的形成层造成伤害,同时也可以避免土壤入袋后立即浇水而让水分过多而浸泡形成层,从而增加病菌入侵、发生腐烂的风险。如果入袋后感觉土壤湿度不够,可以少量给水浸湿。
六、扎紧上口
在完成土壤入袋之后,我们需要及时将塑料袋上部的口子稍稍扎一下并固定好,但不用将口子扎得太紧,毕竟培育期间还需要经常检查土壤中的水分情况,同时便于补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时发现枝条无法承受这样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