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场观察准备
发言者应尽快观察、熟悉演讲现场,及时收集捕捉现场所见情况,包括现场环境(时间、地点、场景)、听众、其他演讲者的发言等,以便找出自己的主题,增加其即兴性。
2、心理素质准备
既要有平和的心态,又要有十足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思路通畅、言之有物、情绪饱满、沉着从容。
3、吸引观众足够的注意力
即使我们的演讲内容很有份量,即使我们感觉到听众已经注意到了我们要发言,我们也不能马上发言,应该等一会儿,直到获得全场的注意。
开会时的讲话也是一样,一定要等到吸引了全场观众的注意之后再讲。获取注意力的过程比较具有挑战性,首先要调整自己,让自己处于预备状态,当对话出现暂停时,立即抓住机会开始讲话。演讲一开始,就一定要用坚定的语气,并且继续吸引人们的注意,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大家。”确信听众会接受我们的暗示,并完全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
4、符合三导原则
每个听众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能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能抓住观众需求的痛点或者激发好奇心的演讲,这才是合格的演讲。怎样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演说词?
应遵循结果导向、关联导向、重点导向三个导向原则。
结果导向:让演讲者带着目标去演讲。
关联导向:从听众需求出发进行准备,关注时政资讯、听众信息、现场情况等,这些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关系。
重点导向:要求演讲者清晰有力地传达重点观点,有针对性地传达思想,无的放矢实际上是在浪费听众时间,自毁形象。
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听众的期望是哪些,并且有时间做PPT。
了解这些群众的经历,知道他们的注意力,熟悉他们的知识点。
一篇演讲稿尽量做到简洁,没有重复多余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