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星期六,农历十一月二十九。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一词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如何庆祝元旦
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很多国家都把元旦定为法定节日,在元旦这天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元旦
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在于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圆,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元旦吃什么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之。
胶牙饧。隋杜公瞻注释《荆楚岁时记》胶牙的含义是“使其牢固不动”。
吃鸡蛋。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在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已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练形是道家用语,指炼形体,认为可以成仙。
汤饼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年糕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
元旦
元旦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我们可以从字面上的寓意来简单了解一下,所谓元者,就是开始之意;而旦者,就是早晨初生的太阳。“元”和“旦”合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词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上千年,在古代各地民众在元旦这一天,有饮屠苏酒、吃麦芽糖、尝五辛盘(菜)、放爆竹、迎旺火等诸多习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