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中有“浩然之气”的原文,原文如下:
“人之所以能,大抵有物七种,皆成于心。可传而不可受者,礼义知识信节耻也;可受而不可传者,恭敬中正廉耻也。恭敬中正廉耻,乃君子之所以成其大名也。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强知以行之,宽容以居之,仁义以行之。此四者,君子之所以成其大名也。故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所不包容,无所不包容,皆因其浩然之气也。”
其中,“浩然之气”是指君子内心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范,是君子所具备的一种气质和精神状态。这种气质和状态来源于君子内心的修养和自我要求,是君子所追求的道德境界和人格完美的体现。
是:“君子之浩然,朗乎若登于九霄,赫若发于冥冥。
执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执辩而天下其如此观,行矣哉!”这段原文中,浩然之气指的是君子高尚的气质和道德风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正能量,能够影响和感染他人。
同时,他也提到了要尊重、简单地对待人民,同时要有辩论能力,以展示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引导他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