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姜夔词的特点(姜夔词在南宋词坛的地位与影响)

姜夔词的特点(姜夔词在南宋词坛的地位与影响)

更新时间:2025-07-13 06:59:49

姜夔词的特点

姜夔词的艺术特点:精研声律,意境幽远,追求空灵,格调高雅,富有情韵。

姜夔对周邦彦等婉约词风的继承、发展及对清代浙派词人的影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 姜夔少年丧父, 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所以他也没有机会进入仕途,布衣终生。

1、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

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

他的词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拓展,仍是沿着周邦彦的路子写恋情和咏物。

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传统婉约词的表现艺术上进行改造,建立起新的审美规范。

2、姜夔词清空高洁,极富想象,语言灵动自然。

他的艺术特色可用张炎所下断语“清空”二字来概括。

这种清空既不同于传统婉约派的绵丽软媚,不同于豪放派末流的粗犷叫嚣,也不同于苏轼以旷达为主要特色的那种清空。

3、姜夔词具有“清空”和“骚雅”的特色。 姜夔的清空出自苏轼,骚雅脱胎于辛弃疾。苏辛都是无意为词的,他们的清空、骚雅都是通过诗歌化的途径实现的。 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

更多栏目